近日,上海久事鲨鱼男篮
展现出火热的状态
本期“聊”记忆
小身材带你回顾
解放前上海篮球运动的发展
而上海男篮在旧中国历届全运会上的表现
篮球运动于20世纪初在上海发展起来
1908年,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成立,将篮球纳入教学内容。 1914年,圣约翰大学推出了篮球运动,此后其他大学也相继推出了篮球运动。 1916年,上海女青体育师范学校、爱国女子学校、中华女子体操学校出现女子篮球。 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协会计划建造中国体育场,其中包括一个相对正式的木制篮球室,可容纳2000名观众。同年,上海篮球协会成立。联合会成立后篮球比赛循环赛,开始举办全市范围的比赛。参赛者以大学队为主,但也有常玉、乐群等社会团体。他们的许多球员都是田径和足球运动员。
居住在上海租界的外国人经常到赛艇协会的体育馆打篮球。到1925年,中华全国体育协会举办“上海万国篮球锦标赛”时,已有5支外国球队参加。 1928年,西樵青年会体育馆落成,西樵篮球邀请赛开始。除了海外华人队伍之外,中国队伍也可以报名参赛。由于参赛队伍较多,影响较大,西青邀请赛一直持续到上海解放。
抗战爆发后,部分学校内迁,学校队伍数量减少,而社会团体组织的队伍数量相应增加。例如,抗战初期在租界举办的各种为难民筹集资金的慈善比赛,主要是由社会队进行的。这一时期唯一比较正式的比赛是1939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举办的中国青少年邀请赛,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抗战时期涌现的比较著名的社会队伍有早期的派拉蒙队、后期的男子花联队、女子绿队等。抗战胜利后,社会队伍不断发展。 1946年成立的上海市篮球委员会主办了上海篮球联赛,有72支球队参赛,社会球队占参赛球队的大多数。
篮球国际交流在校启动
上海篮球的国际交流也从学校开始。 1924年,上海圣约翰大学与日本圣保罗大学结为姐妹学校,两校之间开始了篮球比赛。当年,日本圣保罗篮球队访问上海圣约翰大学。 1926年3月,圣约翰大学返回日本。
20世纪30年代,上海篮球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来访者包括西海岸星队、福克斯星队、华盛顿大学和菲律宾球队等。女篮主要出国旅行。 1935年,两江女篮应邀出访东南亚国家。她们访问了15个城市,打了40场比赛,其中男队12场,各胜6场,女队28场。抗战胜利后,菲律宾男篮于1946年9月访问上海,天津华盛和陆军征兵队均齐聚上海。结果,群升队在上海比赛中取得了全部9场比赛的胜利。球队快速的8字形跑动风格、全场紧逼盯防、短传快攻等新技术启发了上海队,使上海队在技术和战术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说到篮球的规则,这项运动传入上海初期篮球比赛循环赛,并没有统一的规则,使得比赛非常随意。直到1916年2月,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根据美国版本将篮球规则翻译成中文。不过,在比赛之前,双方必须就临时规则达成一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36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直到国际统一规则颁布。
技术和战术也随着规则的变化而发展。 1927年之前,传切进攻和盯人防守已经是上海篮球界常用的攻防战术。之后,一些强队开始注重控球,大部分球队都增加了联防训练。 1938年之前,规则规定,每次射门得分,球必须在中圈再次跳动。因此,中圈跳起得球后的进攻配合就成为了各队的重要战术。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末,受到外国球队的启发,出现了单手射击技术。 20世纪40年代,单手投篮技术已成为上海大公队的一大特色。到了20世纪50年代,它对全国篮球界产生了影响,并在女性中得到推广。
上海男篮历届全运会战绩
1910年在南京举行的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上,篮球被列为比赛项目。上海篮球队的代表队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训练班。当时参加篮球比赛的只有上海、武宁、华北三地。 (天津队)三队。比赛采用淘汰制。首轮华北队轮空,上海队击败武宁队。会议结束后,上海与华北地区的决赛移师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馆进行。这也是全国篮球比赛在上海的开始。结果,华北队击败上海队夺得冠军,上海队获得亚军。
1910年,上海篮球队参加了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
1914年在北京天坛举行的旧中国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参加篮球比赛的只有华东(上海)队和华北队两支球队。但最终,华东队因部分队员参加田径比赛无法组队而弃权。
1924年5月,旧中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武昌举行。来自华东(上海)、华北、华中(含湖南、湖北、贵州)以及马尼拉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四支华侨篮球队参加了本次篮球比赛。团队。半决赛华东队以31:23的比分淘汰了菲律宾华侨队。决赛中,他们以18:21的三分之差不敌华北队篮球比赛循环赛,仍排名第二。当时华东队主要由复旦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的学生组成。
1930年,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和日本神户的海外华人篮球队参加了本次篮球比赛。上海队在半决赛中以47:43击败香港队,在决赛中以23:38不敌天津队。当时,市队成员大部分是沪江大学和持智大学的学生。
1930年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天津队与上海队篮球比赛
1933年10月,旧中国第五届全运会在南京举行,男子篮球比赛经过几天的淘汰赛,选出上海、河北、广东、南京四支球队参加半决赛。决赛中,河北队以49:30击败上海队,上海队仍获得亚军。
1933年,河北队与上海队参加旧中国第五届全运会篮球决赛。
1935年10月,旧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参加男篮比赛的有24支省市队,还有马来华侨、菲律宾华侨两支球队。今年的篮球水平比往年更高,比赛自始至终都很胶着。比赛仍采用淘汰制。上海队首轮遭遇山西队,山西队一路领先。最后1分钟,山西队仍领先一球。当时山西队采取联防,阻止上海队突破投篮。在此关键时刻,上海队发挥稳定,利用山西联防两侧的空档突破上篮。徐文奎连得三分,以37:34获胜。随后上海41:31战胜湖北。半决赛,上海队遭遇南京队,以28:42落败。
1948年5月,旧中国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除省、市、区、侨组外,参加男篮比赛的单位还增加了军警队,共计31支球队。比赛采用淘汰赛循环赛制,分为冠军赛和败者赛。锦标赛最后四支球队将进行单循环赛。获胜者将获得两分,根据得分多少决定前四名的排名。经过几天的角逐,最终获得冠军的四支队伍分别是上海队、菲律宾华侨代表队(以群生队为主,实力比上届菲律宾华侨代表队更强)、联勤队、菲律宾华侨代表队。国家警察队。上海队首场比赛对阵国家警察队。双方球员都是老对手,也都很了解自己。上海队以57:27获胜。第二场比赛,上海队对阵联勤队。上海队在半场采用人盯人防守,联勤队则采用区域联防来阻止上海队的内线进攻。上半场,由于上海队中投表现不佳,无法在篮下取得优势,打得非常谨慎。比分拉不开,投篮命中率很低。下半场,上海队利用慢攻方式提高成功率,将比分保持在领先位置。全场比赛结束,比分39:37。以两分击败联勤队。
最终,上海队与菲律宾华侨队争夺冠军。上海队的阵容为吴成章、蔡忠强、蔡文华、鲍松源、蔡彦雄。队长李振忠在场边观察比赛。菲律宾华侨队成员有李世桥、陈金枝、于金、陈金德、杨仁惠。两队均采用半场盯人防守战术,进攻则采用掩护、中区支援与突破相结合的方式。开赛后,菲律宾华侨队先声夺人,以8:2领先6分。上海队紧追不舍。当比分10:6时,李振石换下蔡彦雄,这限制了李世桥的活动,破坏了李世桥和陈金智之间的配合。 ,比分变成了对上海队有利的局面。下半场,吴成章、蔡文华、鲍松源控制两个篮筐,多次投篮命中。上海队以40:34领先6分。此时,陈锦之、陈锦德、于进三人投篮得手,比分达到48:46。上海队只领先两分。当比赛还剩50秒左右时,上海队采取了控球风格。没想到,最后3秒,上海队在几秒左右,蔡文华篮下投篮不中。反而是菲律宾华侨队的陈金德抢下篮板,迅速挺进中场线。他举起手,打出了一记远射。两队打成48平,比赛延长了5分钟,两队人员均保持不变。上海队大胆进攻,加强半场紧逼防守。蔡忠强、李振忠连进三球,而菲律宾华侨队仅由陈金罚进一分。最终,上海队以54:49获胜,取得三局三胜的成绩。这也是上海男篮参加老中国全运会篮球锦标赛以来首次夺得冠军头衔。
1948年,上海队与菲律宾华侨队参加旧中国第七届全运会篮球决赛。
解放前,我国篮球的技术风格和打法分为南北流派。上海被称为南派,以灵巧、细腻、稳重、协调而闻名全国;天津、北京被称为北方风格。以打法勇猛、速度快为特长,扎实的基本功以及身高和力量的优势,是他们战胜上海的有利条件。抗战胜利后,上海队吸收了优秀球队的技战术,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丰富和充实了新的打法。因此,直到解放初期,上海的篮球水平还是比较出色的。
本文标签:篮球比赛循环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