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下面的“西”是西班牙语)
篮球是 1891 年 12 月初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培训学校(后来的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由体育老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篮球规则只有 13 条。奈史密斯博士于 1939 年去世,享年 78 岁。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创办的篮球运动,竟然风靡200多个国家,美国篮球至今还享誉全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美军传入欧洲的。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对篮球发明的贡献,在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的校园里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堂—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堂。
1891年,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培训学校任教,学校体育部主任卢瑟·古利克委托他设计一项室内团体游戏来落实冬季体育课程,他从当地小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把球扔进桃篮里(当地盛产桃子,每户人家都有桃篮)中得到启发,创造了篮球比赛。
奈史密斯最初在体育馆看台的栏杆上钉上两个桃篮,桃篮顶部距地面3.05米。他用足球作为游戏工具,投进篮筐,每进一球得1分,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篮进篮后,都要爬上梯子把球取出来,重新开始比赛。后来竹篮逐渐被底部可活动的铁篮所取代,再后来又被铁圈下设的网所取代。人们把这种游戏称为“奈史密斯球”或“篮筐球”。经过很长时间,他和同事们反复讨论,最后定名为“篮球”。
奈史密斯在30岁时发明了篮球,但篮球诞生后却被冷落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才得到应有的尊重。75岁的奈史密斯随美国篮球队抵达柏林,但美国篮球队教练只支付了他从美国飞往柏林的机票费用,并未支付他在柏林的酒店费用和门票费用。美国奥委会对此置之不理,这让这位篮球之父十分郁闷。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首任秘书长威廉·琼斯十分尊敬和钦佩奈史密斯,不仅支付了奈史密斯的酒店费用,还邀请他为奥运会第一场篮球比赛开球。开球前,琼斯向全体参赛运动员介绍了篮球的发明者,奈史密斯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所有比赛结束后,琼斯安排奈史密斯主持颁奖仪式,并授予他一枚特殊的奥运奖章,以表彰他对篮球发明的贡献。当一位德国姑娘向他献上桂冠时,奈史密斯欣喜若狂,激动地将帽子抛向空中。
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纪念这位篮球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篮锦标赛期间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将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到1893年,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已经成型。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球场大小和比赛时间都没有严格的限制,唯一的要求是双方上场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球员分别站在两条端线外,裁判员一声哨响,把球扔到球场中间,双方跑到场上抢球,比赛开始。持球者可以持球跑到篮筐前投篮,最先达到预定分数者获胜。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得带球跑动、不得粗暴动作、不得用拳头击打球,否则视为犯规,连续三次犯规扣一分;比赛时间定为上、下半场,各15分钟;球场大小也定了下来。球场上的球员人数逐渐减少到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5人。
1904年,第3届奥运会上首次举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以不同文字出版投篮是篮球比赛取胜的,发行于世界各地。就这样,篮球逐渐传到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一项世界性运动。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把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统一了世界篮球比赛规则。此后,至1948年的10年间,规则经过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相关的重要变化有:得分后在中圈跳球改为落败方将球掷出后场端线外的界外才能继续比赛;进攻方必须在10秒内将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入前场后不得再回到后场;进攻方队员不得在“禁区”内停留3秒;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可罚1次,投失可罚2次,等等。1952年、1956年第15、16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不少身高超过2米的球员。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的“禁区”(也称“3秒区”);还规定一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1960年代初关于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由于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为画边线中点,一度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恢复了中场线,继续执行这些规定。 1977年又规定每队犯规10次后,若为防守犯规,可罚2次,若防守投篮时2次罚球中有一人未中,可再罚1次。1981年,10次犯规后的罚球规则减为8次。显然,人员、技术的变化、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变化,规则的变化又促进了人员、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规则的变化不断对篮球比赛的攻防速度,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意志力、作风等方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直到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于1896年由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随后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也有此项活动。1910年全运会举行男子篮球表演赛后,篮球活动逐渐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学、中学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三地发展较好,水平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直径约1米的中心圈,中心球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放在腰后,任何一只脚都不能走出圈外。技术也很简单,在中心圈跳球后,谁接到球谁就自己运球,越过防守队员后投篮。那时的球只能沿直线运球,传球方法是用一只手或两只手在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是不分远近,双手置于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攻防双方的五名运动员分工明确,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中间有人盯防,各自盯防对方。但前锋的职责是进攻和投篮,不是后退;后卫的职责是防守和截球,不是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满场跑,只有中锋要兼顾攻防。后来逐渐改为两名后卫,一名助攻(移动后卫),一名留在后场(固定后卫)。两名前锋也改为一名留在前场专攻偷袭和快攻,一名退到后场助攻防守。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有单手投篮和高手投篮,立定投篮有双手胸前投篮,传球有单手和双手地面传球,运球有双手交替运球闪避防守和越过防守向前突破。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球员犯规四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队长可以指定任何一名球员执行犯规罚球。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篮或罚球后,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自1926年以来,中国篮球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奈史密斯的篮球规则
①篮球是一项用手进行的运动,球是圆形的;
② 禁止持球行走或者奔跑;
③ 运动员可以前往场上任何位置,只要不影响或妨碍对方队员;
④ 运动员之间不准发生身体接触;
⑤箍圈应保持水平。
基于这五项基本原则,奈史密斯先生制定了最原始的篮球竞赛规则。最初的篮球竞赛规则一共有13条。这13条规则的基本内容是:
1. 球员可以用一只手或双手向任意方向投球。
2.球员可以用一只手或双手向任意方向抓球或击球,但不得用拳头击球。
3. 球员不能带球。
4.必须用手握住球,不允许用头或脚踢球。
5. 球员不得用肩撞、拉手、推手、打手、绊脚等方式与对方球员对抗。任何球员违反此规则投篮是篮球比赛取胜的,第一次视为犯规,再次犯规将被迫停止比赛,击球后方可返回球场。若故意伤害对方球员,将取消参加整场比赛的资格,不得担任替补。
6. 使用打拳球违反规则 3 和 4。
7. 任何一队连续犯规三次,对方球队将被判进球。连续犯规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方队员没有犯规,而我方队员连续犯规。
8. 如果防守队员没有触球或干扰球,投球入篮后留在篮筐内即为进球。如果球停在篮筐上,对方触及篮筐,也算进球。
9. 球出界时,第一个触球的球员将球扔回场内。如有争议,裁判将把球扔回场内。掷球入界的时间为 5 秒。如果超过 5 秒,则将球判给对方球队。
10. 裁判是队员的裁判,有权判罚犯规。当某队连续犯规三次时,裁判将通知助理裁判。裁判有权宣布某队员被取消比赛资格。
11. 助理裁判是球的裁判。他决定球何时开始比赛、计时、判定击球、记录击球,并履行裁判的通常职责。
12. 比赛将分为两个15分钟的时段进行投篮是篮球比赛取胜的,中间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
13. 进球最多的球队获胜。如果比赛打平,经双方队长同意,比赛可以延长至再进一球。
这13条原始篮球竞赛规则虽然不够系统、不完整,部分条款规定不够明确,但对早期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的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规则就显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篮球竞赛的管理必须严格、科学、系统。
本文标签:投篮是篮球比赛取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