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内容体系(刘季)
新闻报道
15 《我是体育老师》深度剖析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教学示范班(孙卫华)
17 改变从心开始(陈宁)
18 让爱点燃激情篮球基本功训练68法,用行动传播希望(沉则徐)
19 迎接新时代,践行新理念,开启新征程(本刊报道)
20 发展学生身心素质,培养教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报记者)
21 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报记者)
22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本报记者)
23 《纲要》落实“课程标准”理念 教师教研引领教学质量提升(本报记者)
25 注重学生核心能力发展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本报记者)
26 打造特色,助力区域学校体育发展(张延安)
27日 2018中国绿色校园体育器材建设与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体育器材分会供稿)
28 取消特长生加分,将有助于取消中考体育“免分考试”(邵晓兵)
教学研究
29 竞争法多元价值与应用策略的新探索(赵朝军)
31 基于方法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教学策略选择(杨伯明)
34 “实践”体验造就学生“体育锻炼”需求(杨春明)
36 小学体育教学技术训练要弃“假”求“真”(张兴柏)
38 明确分层利弊,实施有效分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周鑫)
39 分层体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徐慧珍)
41 如何认识和落实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能力(彭茂发)
教学实践
43 敏感品质的教学与练习方法(田玉坤)
45《多种形式的支撑、悬挂活动方法》“技术、体能、应用”维度下的单元练习方法(陈忠奇、郭炯、陈晨、叶安)
47 解决“四倒立”问题,掌握肩肘倒立动作(刘婷)
将体能训练融入排球划水练习的48条秘诀(刘伟、张春玲)
教师教学与研究
50 共建共享、共同进步(蔡景泰)
名师工作室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突破瓶颈的51策(钱康靖)
52 从“互访”到“联合研究”(徐永辰)
53 校本培训促进一专长、多能力提升应对挑战(高鹏)
54微信:“电子眼”助力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胡丹)
设备装备
56 软式撑杆跳教学及器材使用(孟瑞章碧玉)
训练比赛
57 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三人篮球”比赛规则(郑雷)
58 “全运会”竞赛项目的设立和实施(石军)
60 背翻式跳高动作的“能力”分级对少儿跳高训练安排的影响(刘竹、王芳)
62 绳梯在篮球基础技术训练中的妙用(姜林佳)
体质与健康
63 青少年体育中考营养补充策略(张云)
海外传真
64澳大利亚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及启示(邹美文)
在线研究的亮点
65 关于教学内容连续性的思考(孙希、陈长富)
66 《跳跃》内容中跳远单元的设计分析(姜念军)
67 跳跃单元内容的系统化研究(施世祥)
68 巩固校本体育教研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刘成兵)
有效开展校本体育教研的70个要点(张健)
70 搞好校本体育教研的“四法”(王兴发)
71 校本体育教研现状分析及对策(李德基、蒋军)
72 探索策略,实施有效的校本体育教研(黄健)
72 “四个到位”提高校本体育教研成效(华向阳)
73 利用“中国学校体育”网络平台推动体育教师在线讨论(梁锡军)
主题
74 丰满的理想遇见骨感的现实(江无秋)
75对不起,我错了(王静菊)
第76章 我拿什么来吸引你(周青青)
77合伙人,我来帮你(王政罗传威)
78 反思改进,承担责任(王立胜)
79 巧用“助教”篮球基本功训练68法篮球基本功训练68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唐江曼、王晓杰)
81 加油,孩子! (杨娜)
82 我很幸运(刘勇)
83“鸡”真的能抓住“鹰”吗? (梅振宇)
85个“四技”写好小学体育案例(梅黎明)
86 体育案件审查初衷不变(郭辉)
87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充满活力(褚宏伟)
88 难忘23:59(黄海莲)
89小学三年级室内运动会(张阳宇阳)
91师生齐展,家校齐心育精英(陈才军)
93运用“公平竞赛法”组织体育比赛教学比赛的技巧(曹卫民、张宝强)
编辑和阅读信件
96不忘初心,十年相守——关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学校体育部落”成立十周年征文比赛的通知
本文标签:篮球基本功训练68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