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赛事渐入佳境,精彩比赛激发观众热情,带动效应深远

虽然秋日的空气有些凉意,但精彩的全运会赛事却点燃了三秦大地的运动热情。

刚刚结束的跳水、羽毛球比赛让人意犹未尽,游泳、排球、田径、乒乓球等项目也相继拉开帷幕,场馆内,各项赛事精彩纷呈;场馆外,观众观赛热情高涨。

精彩的全运会,不仅用顶级赛事回馈观众厚爱,更带动了全民健身热情,培育了群众体育文化。一场比赛、一座城市、一处健身场馆、一串串全运记忆全运会篮球比赛视频,这场体育盛会的带动效应正悄然释放,且愈发深远。

线上线下,竞争激烈

网的上方,小小的羽毛球飞来飞去;看台上方,欢呼声此起彼伏。

9月17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远望谷体育馆人头攒动,全运会羽毛球决赛在这里举行,一天之内产生了五枚金牌,现场欢呼声不绝于耳。运动员郑思维感慨道:“我伴随着观众的欢呼声扣球,找到了许久没有的感觉!”

羽毛球爱好者唐艺晓专程从成都赶到西安观赛,她用“激动人心”来形容这场比赛。据悉全运会篮球比赛视频,观众需在比赛开始前14天内测体温,并在48小时内上传疫苗接种证明和核酸检测证明。不过,来之不易的现场条件似乎更激发了体育迷的观赛热情。

“一定要抢票,能看这么精彩的比赛,一定要珍惜!”唐艺晓走出会场时激动地说道。十四运会票务中心负责人也表示:“门票销售十分火爆,目前已售出30多万张,跳水、游泳、女排等热门项目的上座率都在80%以上。9月21日的田径比赛门票基本售罄,现场观赛观众将超过2万名。”

现场激情四射,线上同样火爆。9月19日,女子乒乓球队小组赛在延安举行。比赛开始前,队员们还在热身,约340万观众涌入直播平台。“你状态不错!”“加油!打好比赛!”评论区,网友们议论纷纷,热闹非凡。

家住北京的马衡虽然没能亲临现场,但他已经在直播平台上“预约”了自己想看的比赛。“有了提醒,看比赛很方便。”对于热门赛事,还设置了多台摄像机同步直播。马衡说:“你想‘坐’在哪里,教练席、运动员席、观众席,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切换视角,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一场盛会,一场体育教育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价值千金,全运会也是一次难得的体育教育,为青少年种下热爱体育的种子,这些种子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带孩子看比赛”成为本次全运会不少家长的选择。西安市民王建的女儿是杨倩的“小粉丝”,全运会期间,他和女儿多次到赛场为杨倩加油。“运动让孩子知道坚持不懈、冷静勇敢、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经常看比赛还能让孩子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受益终身。”

除了杨茜,数十位奥运金牌得主同场竞技的盛况、传统优势项目“全运会比奥运更难”的讨论、一战成名、异军突起的年轻选手……都在持续提升全运会的观赛热情。滑板、霹雳舞、攀岩等新项目也深受年轻人喜爱,上座率十分可观。

精彩的比赛让人不禁激动不已。如何将这份热爱体育的“全运遗产”延续下去,显得无比珍贵。以筹办十四运会为契机,陕西实施全运惠民“八大工程”,建成健身设施项目710余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十二五”时的1.07平方米提高到“十三五”末的1.97平方米。

秉承“全民全运、共同进步”的办赛理念,十四运会以人民为中心,让广大群众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共享体育发展的成果。西安市民马宁说:“全运会只有十几天,但健身场地的增多、生活环境的改善,让我们受益匪浅。”

比赛结束后,健身更有活力

“小鸟!”魏香娟的孙子指着西安市雁塔区小寨公园里的“秦岭四宝”开心地喊道,“这是全运会吉祥物朱鹮。”她牵着孙子的手,耐心地讲解。这个袖珍公园今年7月刚刚修缮一新,家住附近的魏香娟经常带孙子来这里玩。

不远处的篮球场上,王思雨和几个朋友正在打一场三对三的篮球赛。“我每次全运会篮球赛都会看,心里很想打球,所以就来这里玩。”王思雨说。精彩的全运会比赛、新建或改造的袖珍公园,正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生活需求。

离开赛场后,人们的锻炼动力更加足,城市街头随处可见运动元素,让市民时刻沉浸在全运会的氛围中。

一大早,家住西安市新城区的董志伟就穿上运动服出门了。以前,他更喜欢待在家里看电视全运会篮球比赛视频,如今,新建的幸福林带全民健身走廊就在他家门口。“全运会好像提醒了我,要多出去锻炼,要努力工作,要好好生活。”

骑着自行车,65岁的王欣不肯承认自己的年龄。今年建成的“三江一山”绿道,成了骑行者的打卡点。“最近,很多新人加入到骑行队伍中来,我们要把这条200公里的绿道骑完整个遍。”

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最终需要体育文化的浸润。如何让“全运效应”激发出来的体育热情得以长久留存?“要注重提高全运会场馆等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免费或低价开放服务水平,继续开展‘三大球’、冰雪运动等群众性体育赛事,积极探索举办社区运动会,不断扩大体育赛事受众面。”国家体育总局群众司公共服务部部长赵爱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本报记者 袁涛雄 李阳

本文标签:全运会篮球比赛视频